第44章 贤士来投(1 / 2)

回忆之前几次获得功德的模拟,刘杰现在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做好事能够获得功德,但是单独一件好事获得的功德并不多,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持久。

而开创功法能否获得气运刘杰也无法确定,毕竟样本太少了。

不过下次模拟可以尝试一下。

将这些事情记下,刘杰准备返回刘府了。

金华县。

一位中年文士刚算完一本账本,打算休息一下,此时听到了隔壁几位同僚的交流。

“可惜啊,听说那位刘公子现在已经回去了。”

“那位刘公子?”

“还有那位,就是最近那位到处挖人的那位刘公子啊。”

“啊,他回去了?我还指望他来我们这里一趟呢。”

“怎么,你也想跳槽了?”

“嘿嘿,当然不是,你难道不知道,那位刘公子去过的地方工钱都涨了不少。”

听到这句解释,不少人齐声叹了口气。

虽然东家给的工钱已经不低,但也只够维持他们的生活所需,若是碰到一些困难那就得借钱度日,他们也想东家提高一下工钱,但东家直接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中年文士也叹了口气,想到了住在乡下老家的妻子,他已经三年都没回去过了,不知顽童是否长大,不知妻子可否安康。

看了一眼还剩下的工作,中年文士咬了咬牙,继续努力,只要他干的好,之后也有底气去找东家提点工钱。

忙碌了一条,中年文士回到家中,却见门口别了一封信。

“谁给我寄信?”

中年文士一愣,看到信封上自己的名字,回到家中之后拆开信封。

“公亲启,吾乃平安县刘杰,今……”

中年文士没想到,自己居然收到了那位刘公子的信,那位刘公子家中有事无法亲自前来拜访,所以只能寄信前来,信中讲述了刘公子需要的人才以及相应的待遇。

并且承诺,只要愿意来,这些待遇绝对真实,若有虚假,可持此信痛诉他不守信义。

或许是担心有人不信,信中还有一张十两银子的银票。

看着这封信的内容,中年文士眼中光芒闪动,但最后压制了自己的冲动。

人到中年,已经不再热血,虽然那位刘公子很有名,信中描述的待遇也很好,但中年文士还是不敢拿自己的前程去冒险。

至少现在这份工作还过得下去,每年都能攒下一些钱财寄给妻儿。

而且这几天东家也承诺了会调整工钱,毕竟在东家这里干了十几年了,中年文士早已习惯了这里。

“这信,就当没看到吧,这钱找机会寄回去。”

只不过夜里中年文士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时常闪过信中刘杰描述的待遇。

第二天,东家将所有人聚在一起训话。

大意就是你们要感谢我收留你们给了你们一份工作,如果不是我你们已经饿死街头等等。

然后话锋一转,又指责有些人见利忘义,不顾多年情义要求他涨工钱,也不看看自己为东家奉献了多少,值不值得现在的工钱。

说的一群人面红耳赤,最后东家说看在多年共事的份上,决定还是给大家涨一涨工钱。

如果是以前,对这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的手段中年文士也只能低头向东家讨好,为了那增加的工钱对东家满怀感恩之心。

若是没有收到刘杰的信,没有看到刘杰给出的待遇,没有那信封里的十两银子……

中年文士脸上的异常被东家察觉。

“杨宪,你不开心吗?怎么苦着一张脸。”

“开心,自然开心。”

杨宪脸色变化,挤出了一个笑脸。

看着这强行挤出的笑容,东家有些不开心,不过没有说什么。

听着其他人对东家的称赞,回忆那封信中刘杰对自己的赞许,杨宪心中突然回想起小时父亲曾说过的话。

“宪者,律法也,法通则国盛,法绝则国衰,我儿杨宪日后定成国之栋梁!”

国之栋梁?

如今只不过一个为五斗米折腰的普通人罢了!

叹了口气,杨宪想到前几日妻子寄来的信,上前一步说道。

“东家,我昨日收到信,家中妻子病重,我欲回家照顾妻子,还请东家允许。”

东家脸色大变。

“这怎么能行,你要是走了那些事谁来处理,你娘子就这么不懂事,就不能让她别生病吗?”

杨宪脸色大变,其他人此刻也不由心寒。

东家也反应过来自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连忙改口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总之杨宪你不能走,你妻子那边花点钱请个郎中就行了。”

杨宪双手抱拳,神色凝重:“杨宪多谢东家多年收留之恩,今日之后,还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