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屠杀开始(1 / 2)

兵库津。

十艘大福船缓缓的驶进港口,此时整个港口内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倭国人,全部都看向港口之中的十艘大福船。

因为在这些倭人的观念里面,这十艘船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港口之中倭国的船只显得非常小,纵然是来自其它大名的大商船和这些福船相比,依然显得非常小。

这样大的船,而且还是一次性来了十艘,自然是成为了整个兵库津港口的焦点。

倭人都很是好奇,这些大船究竟来自何处,又为何会来到这兵库津呢。

倭人热烈地讨论着,宛如逢年过节一般欢喜兴奋。

很快他们就知道了,原来这些大船是来自大明天朝宗主国的商船!

确认了这一点,所有倭人全都是爆发出了一阵阵欢呼。

大明对于倭国的普通人而言,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对大明的印象还处于传说之中。

比如这个强盛的宗主国,曾经派遣出一支遮天蔽日的无敌船队,逼迫着幕府向大明称臣纳贡。

再比如,自那以后幕府与大明进行了勘合贸易,这些来自于大明的生丝、药材、字画、书籍等中原产品,全都是在倭国境内的硬通货,人人争相抢购的那种。

所以此刻确认了这十艘大福船,竟然是来自大明的商船后,所有倭人全都欢呼了起来。

在他们眼中,这一艘艘大船肯定都是满载着大明货物,而他们也可以从中谋利!

倭人在观察福船的同时,大明将士也在观察着这些倭人。

“这些倭国人的头发也未免留的太难看了吧真他娘地跟那些倭寇一模一样!”

汤木看着港口内的赤松五郎等人,忍不住出言吐槽的。

他身为中山侯麾下第一能说会道的将领,此刻自然承担起了重大责任,代表着中山侯与这些倭人假装进行商贸交易,以此稳住他们。

只见赤松五郎等人脑袋上面都是中间剃光光,两边留着头发,有着一个白晃晃的脑壳,倭寇的显著特征,史称“月代头”。

据说这月代头可以有效避免在战斗时被头发遮挡眼睛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利于武士们战斗,所以渐渐的在倭国流行起来。

先前汤木和左一刀等将领也不是没有见过倭寇,都是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奇丑发型。

结果众人都没有想到,这竟然是倭人的通用发型。

换句话说,那些所谓的倭寇,还真就是这些倭人伪装的。

一想到这儿,大明将士的眼神也变得凌厉了起来。

一边跟我大明进行勘合贸易,一边又在暗中伪装成倭寇劫掠我大明沿海!

你们这些该死的倭人,还真是他娘地好手段啊!

“不过你们看这些杂碎,确实也太矮了吧。”

除了这亮眼的发型之外,左一刀也是很快就发现,倭国人的身高真的非常矮,不仅仅身高矮,连港口内的房屋等等也都非常矮。

要说一两矮那很正常,但普遍都是些矮子,连房屋都比较矮,这就不正常了。

事实上,室町幕府以及之前的倭国人,因为是岛国,物资极度稀缺,再加上耕地极其的稀少,倭国的人口又非常众多,所以粮食并不充裕,至于肉食,和大明这边一样,都是非常稀缺的。

个头矮小且不是生产,所以这些倭人精力旺盛好争斗,性情凶狠如豺狼。

很快,赤松五郎就带着一众家族武士来到了汤木等人的面前,很是恭敬的躬身行礼道:“在下赤松五郎,是兵库津的近江守,也是赤松氏家主,欢迎大明商团的到来。”

话音一落,赤松五郎率领身后一众武士,再次向汤木等人深深的鞠躬,随着赤松丸鞠躬。

赤松五郎说的是大明官话,事实上因为永乐年间掀起的一股浪潮,倭国又干起了老本行,一如当年他们派遣遣唐使学习大唐文化那般,倭国所有的一切都是向大明这边学习的,用的文字是大明的汉字,还有来自大明的丝绸和瓷器等等,不过那都是贵族才能够享用的东西。

而赤松家族也是此地的一个大名家族,赤松这个姓氏也是贵族的姓氏,所以倭国的贵族比如赤松五郎从小都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教育,而汉字自然是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不仅仅是汉字,汉文化也是深入了倭国人的骨髓之中,倭国人最爱三国,最喜欢苏轼的词,喜欢李白的诗词,历史上倭国当中也是诞生了很多非常出名的书法家,甚至于还诞生了一些极为出色的诗人、词人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是受益于中原文化。

汤木轻笑了一声,看着这一颗颗月代头,心中只觉得恶心至极。

不过他可没有忘记中山侯爷的交代,所以面无表情地提出了通商述求。

这无疑正中了赤松家族的下怀!

他们巴不得能够搭上大明中山侯的商队,从而如那大内氏一般,凭借这勘合贸易的利润积攒下家族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