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组建辽王班底(1 / 2)

小年第二天,皇帝没有给自己放假,而是忙着为辽王挑选属官。好马配好鞍。这么聪明的儿子,当然也得配好文武佐吏。

首先是宾辅,王府文官之首。正三品,虽是虚职,那是皇家脸面,相当于后世的副部级高干了。

近年来,朱老二、朱老三那里不断传来一系列荒唐事来,让老朱深感抓好儿子们的修身养性至关重要。而朱植既聪明又顽劣,所以他专门挑了敢于硬刚自己的铁炫,一定要管好这儿子。

别看铁炫是个回回,学问并不比傍的汉人差,品行誉满朝野,为人尤其耿直,不会曲意迎逢谄媚,带坏小屁王,老朱专门赐予他“鼎石”作为字。

其次是长史,也很重要。虽为正五品,却相当王府秘书长兼大管家,对上代表朝廷行监督亲王之责;对下,管人、管车、管钱、管物,类似后世的机关事务管理局长,位置至关重要。

老朱钦定的左长史人选是和齐泰同年的进士蹇义。

蹇义也牛逼,居然是四川省乡试科考的第一名,俗称解元,为人也是以耿直忠厚着称。他原名蹇于家堡,只因深得老朱喜欢,给他改了个名字,叫蹇义,字宜之。

武将方面,老朱早就内定了朱植的舅舅兼未来老丈人武定侯郭英为辽东都司指挥使,相当辽东军区司令。

至于指挥同知,也就是辽东军区的二把手,他决定用开国功臣江国公吴良长子吴高,协助郭英。

吴高既是红二代,又是定远人,算是半个老乡,根红苗正,多次随大将徐达征战,现正在山海关一带协助曹国公李景隆练兵,也算是红二代中带兵打仗的一把好手。

老朱打算对吴高考察一段时间后,表现好的话,就让他接郭英的班。

因为他实在舍不得郭英,没有郭四,他经常睡不好觉。

至于其他属官武将,老朱就让吏部会同兵部、礼部商议,先请武定侯把关后再交自己圣裁。

老朱一加班,吏部尚詹微和兵部尚书唐铎等一帮大佬们当然也得陪着加班,帮忙辽王挑选人马。

与此同时,辽王府也是喜气洋洋,非常热闹。

郭英带着儿子郭镇和永嘉公主两口子,女儿小郭爱还有侄儿郭骥,专门到王府道喜。

“表妹,这条小狗叫爱爱,喜欢吧?”朱植马上抱了条名字叫“爱爱”的小泰迪狗,对着便宜表妹迎了上去,讨好道。

这一次,他因为对舅舅心生感激,而且对郭家状况了解了不少,所以也不再避着郭爱。

小姑娘都是对小猫小狗有着天然的免疫力,尤其是会撒娇卖萌的泰迪,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郭爱马上把小狗抱在怀里逗弄,竟然不再纠缠他这位青梅竹马的王爷表兄,把他晾在了一边。

永嘉公主也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本来对朱植并不怎么亲近,看见郭爱有了宠物,也是羡慕得不得了,连说:“我也要”。

朱植笑着又抱了一条泰迪送了过去,算是送给这个便宜姐姐的见面礼,说道:“它的名字叫‘嘉嘉’,自是和你有缘,早就给你留好了”。

见朱植这么会说话,永嘉公主顿时没了小时候对臭屁弟弟的嫌弃。

不过朱植知道,郭英不仅是舅舅,也是皇命钦差,肯定有要事相商,和其他郭氏子侄简单寒喧之后,便邀请郭英径直到书房内商议起之国就藩大事来。

郭英首先报告的事情就是人选上遇到麻烦,一些属官不愿意去院落。

之国大事首在人选。对于王府属官,宾辅和左长史已由皇帝钦定。对于其他各级属官人选,郭英是个武夫,并无主见,全凭吏部、兵部作主。

可是被挑中的少数文官,一听说是要到蒙古人出没的极寒之地,纷纷找路子想辞掉,不是说上有八十老娘要照顾,就是说患了风湿,不能呆在苦寒之地。

郭英本想报给皇帝惩治,可转念一想,辽王现今圣恩正隆,如果报告给皇帝,老朱一发怒,后果肯定很严重,也会连累辽王的名声,只好找朱植商量。

朱植倒不以为然,果断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我辽王府属官宁缺勿滥,留下的空缺,刚好留给以后在广宁建功立业的将士们。你去告诉愿意去的,要去全家都去,路上开销,一律由王府承担。到了辽东,全家生计,衣食住行,全包在本王身上。”

郭英点了点头,又汇报了武官人选,说是推荐黔国公吴复之子、安陆侯吴杰,充为辽东都司指挥佥事,相当辽东军区的三把手。

至于广宁卫的人选,郭英也推荐了几个重量级人物。

一个是千户杨文。这是老朱的淮西老乡,红巾军遗孤,曾任老朱贴身护卫,专掌神机营火枪队,刚随傅友德征讨云南归来。

郭英想让杨文担任广宁卫指挥使,相当于后世的师长。

一个是千户周兴。他原本是楚王部下,刚刚随楚王平叛南蛮立功。朝廷需要给他一个说法,但是楚王护卫那里位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