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辽王的无奈(1 / 3)

六月的京城应天,夏日炎炎,辽王除了关起门来听戏,偶尔也会静下心来干些正事。

一些关系到辽东和西域的事务,即使老朱不找他,他也要关注一下。

一天,沈二公子沈至也到了京城,前来看望辽王,报告了和沈庄在辽东办实业的一系列事情。

“王爷,我离开辽东的时候,那里已经又建了十多个厂子,今年应该就能见到效益。”

“辛苦了,沈二公子。不过我现在手头上有两件急事,还得请你帮忙办一下。”

“王爷尽管吩咐。”

“第一件事情,就是你们沈家也要学习晋商,派出商队经营西域业务,顺便帮朝廷打探些军情。”

“这……”

“要是有困难,你们也可以和晋商合作,或者转告在京城活动的晋商、苏商或徽商同行,让他们找人接下这西域生意。”

“没问题。沈家正想和晋商合作,发展西域业务。”

“另一件事,就是帮忙给我带到京城的兄弟们都找个媳妇。”

“这个好说,全包在兄弟身上。”

“最近有空多到王府来喝酒,免得到时有事儿找不到你。”

“谢王爷抬举。”

沈至欢天喜地地去了。

对于商人来说,能和王爷一起应酬,那可是天大的面子……

到了晚上,辽王整理了一下思路,吩咐两个秘书道:

“吴亮,你替我给张石写个信,就说我暂时回不去辽东,让他继续全权负责辽府军务,派人到临清军营接走两万新兵,准备再组建三卫人马。”

“你给张信去个信,让他接管黄湜的活,继续以建设为中心,配合沈家建设工厂。”

“你再给蒯富去个信,让他每月继续向西域运送至少三十支迅雷铳及弹药;让婉清的化学研究所可以尝试再改进一下火药,让婉君的物理研究所将重点转向研制水力驱动的枪筒镗床和炮筒镗床,机械制造局再成立一个专门制造精密机床仪器的机床厂……”

“李严,你替我再给宋晟去个信,让他配合江南沈家和晋商的经营活动,给他们免费提供所需骆驼、骡马,在天山、山丹建立军马场……”

辽王总感觉,大明虽然生吞了察合台汗国,但是也因此和帖木儿帝国打破了战略平衡。现在虽然打疼了帖木儿,但以帖木儿一代枭雄的尿性,现在的和平只是权宜之计。这家伙绝对记仇。

因此,大明即使不想完全收复安西故地,还是要做好和一心想统一蒙古帝国的帖木儿一决雌雄的准备。

何况,他自己现在也想在建设好辽东的同时,尽可能提前收复安西故地。

男人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他现在也有点雄迈汉唐的小小虚荣心。

但是,现在的大明朝廷真的很穷,包括甘肃、陕西、宁夏和青海部分地区在内的陕西都司更穷。

刚从陕西都司分出来的陕西行都司虽有甘肃河西走廊和青海河湟谷地两块相对富裕的地盘,还是穷到了极点,当地百姓加上驻军和家眷,总共还不到三十万人,连就近保障六卫兵马尚且困难,又如何就近支援朝廷经营西域?

要想提前收复西域,恐怕只能靠辽东了。

随后几天,他抽空起草了一份西域善后章程,准备交给老朱。

到了六月底,京军扩编顺利完成,太子也终于入土为安。辽王代天子致悼词,送了太子最后一程。朱大极尽哀荣,老朱也深感安慰。

七月一日,太子下葬后的第一次大朝,老朱让朝臣们商议对征战西域的将士们论功行赏之事和西域善后之策。

辽王这次出征西域,尽管战功赫赫,一举灭掉察合台汗国,打退帖木儿汗国,前后累计歼敌二十余万,但毕竟又是先斩后奏,而且连带把秦、晋、燕、肃四王护卫甚至京军精锐都裹进去了,也给蓝玉谋反以可乘之机。要是放在以前,言官御史们肯定要集中火力把辽王喷个半死。

但是朝廷上下都知道,辽王虽然年少,却在谈笑间擒获蓝玉,让蓝玉一党灰飞烟灭。这份心性和淡定让好多人不寒而栗。

更有人在朝堂上窃窃私语说,对蓝玉剥皮实草实际上是辽王的主意,因为蓝玉逼死了他的爱将濮玙;赦免蓝玉二子也是因为辽王开恩,说了句“祸不及子孙”。

一句话,辽王既是收魂的阎王,也是救命的菩萨。谁想得罪阎王,先掂量掂量自己脖子上面的那疙瘩肉的份量。

皇帝也多次夸赞辽王是大明亲王表率,甚至晓谕几位尚书,凡朝廷军国大事可先奏辽王,再奏自己知晓。

皇帝对辽王的宠爱,不仅超过了其他嫡子,甚至超过了皇太孙,连太子下葬也是由辽王代替天子致的悼词。

没有皇帝的表态,大家还是不要批评辽王的好。否则那就是耗子舔猫屁股,找死。

谁说大明文臣只知道抬杠?他们有时候也知道明哲保身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