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有理、有据、有法!(1 / 2)

“殿下,金吾前卫一千人已集结完毕,奉旨听太子调遣。”

“知道。”

刘副统领带着金吾卫过来,协助楚辰处理皇城外喊冤的百姓。

朱雀门外,之前那群披麻戴孝的百姓跪在地上。

喊冤的喊冤,嚎哭的嚎哭,皇城外一副凄惨无比的景象。

前来围观的百姓不计其数,看到这凄惨一幕,很多人流下了同情的眼泪。

百姓就是如此,主观意识薄弱,立场摇摆不定,他们只相信眼前看到的。

因为,眼前悲惨的一幕不可能做假,老人、女人、孩子更能引起人们的同情。

不久前,百姓还夹道欢迎豫王凯旋归来,对那些人头纷纷唾弃。

可现在,他们却对豫王的行为感到愤慨,对着这些受害者深表同情。

一个事实就此成立:豫王楚雲屠害百姓,冒领军功,天理难容。

楚雲一直被世人称为“贤王”,民望极高,可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这时,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从朱雀门传来。

一千禁军迈着整齐的步伐小跑出了宫门,然后分成三队,以“凵”形状将哭嗓人群包围。

“吼!”

“吼!”

“……”

一千禁军同时发出巨大的吼声,震耳欲聋,响彻整个场地。

吼音停止,场地顿时安静了下来。

不等这些哭丧人群从震撼中反应,楚辰已经骑马来到众人面前。

“本宫乃大夏太子楚辰!此乃皇城重地,不得哭闹、喧哗!”

楚辰用上气力,声音洪亮,一样震耳发奎。

一时间,几千人的目光同时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楚辰继续大声喊道:“国之法,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同样!尔等犯法,必究之。如有冤屈,可选代表,走正途,朝廷定还尔等公道。聚集千人,围堵皇宫,你们视国法为何物!?”

“吼!”

楚辰话音刚落,一千禁军再次发出洪亮的吼声。

场面再次一片寂静,突然有人站了出来,冲楚辰喊道:“什么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还不是欺骗老百姓的托词!”

楚辰怒瞪那人,吼道:“闭嘴!本宫不是来和你们讲理的,也不是来和你们讲法的。你们既然是被告,就应该去刑部,而不是这里!”

“豫王楚雲,已经被本宫下狱宗人府。限你们三日内派出代表,可向刑部直接提交诉状,有本宫亲自审理,全城百姓皆可围观,以示皇家公允!”

“禁军听令!”

“在!”

楚辰继续大声说道:“皇城乃国家重地,百姓不可滋事、聚集。本宫怜你们有冤在身,失去亲人之痛,所以不以追究。限你们一个时辰疏散,不然国法无情!”

说完,楚辰骑马转身离开了。

一番言语,有理、有据、有法,并表明皇室态度。

楚辰在意的不是这些受冤枉之人,而是民意。

如果这些人在闹事,不肯离开,就是无理取闹。“理”就偏向于皇室,禁军有权抓人。

百姓即使看到,也不会说什么。

皇宫,文阁。

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楚辰只用了一刻钟就完美的解决。

夏皇得知后,倍感欣慰。

除此之外,楚辰将办案地点有宗人府转移刑部,也是高明的举措。

这时,刘贵妃从殿外进来,直接跪到了夏皇面前。

“刘妃,你这是何意?”

夏皇的怒气因楚辰消减了大半,可看到刘贵妃后,怒火又添了三分。

刘贵妃俯拜,说道:“臣妾不求陛下网开一面,只求一个公道。”

“公道,你还要什么公道?现在民怨沸腾,皇室的威严因那逆子荡然无存!”

“雲儿向来恭孝仁和,万不会做出此等伤天害理之事,背后定有冤屈。”

“呼——”夏皇呼了口气,在他心里真相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挽回民心,如何维护皇室尊严。

即使知道楚雲是冤枉的,夏皇可以为了这两样东西,会毫不犹豫的舍去。

国家的稳定,皇权的巩固,比一个儿子重要的多。

夏皇迈步准备离开,刘贵妃突然撕心大喊:“如果雲儿被定罪伏法,臣妾也将随他而去!”

“不要逼朕!”夏皇转身怒指刘妃,然后说道:“此事以交付太子全权负责,结果如何,朕绝不干预。”

说完,夏皇甩袖离开。

刘贵妃瘫坐在地泣不成声,她把一切全给了楚雲,楚雲就是她的一切。

此时,宫外喊冤的人渐渐疏散,楚辰这才安心回了东宫。

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