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帝王的心思(1 / 2)

此时的金銮殿上,也是乱作一团!

“皇上,春闱文章公布,是从开朝以来,就一直奉行的规矩。此番无缘无故取消,已经引起了学子们的非议。若是不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代,人言可畏啊……”

读书人最厉害的,无非就是手中的那支笔。

上可书历史,下可骂昏君。

别看战场上的战士勇猛无敌,这些整天之乎者也的学子们,若是热血上了头,只怕是比十个战士都还要难缠!

他不仅有笔能写,还有嘴能说,如果你讲不出个缘由来,只怕在他们的面前,连嘴巴都张不开。

到时候,春闱就成了一场笑话!

说轻些,那是春闱舞弊。

说重些,那就是葬送了大盛文人们大未来啊!

若是连春闱这样重要的场合,都没有办法保证公平公正,那么以后,还有哪个有才华的人,会指望靠它证明自己?

皇帝端坐高位,用手撑着下巴,懒洋洋的靠在龙椅上。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不过一个小小的春闱,无非是稍微改动了一下规则,就能够激起这么大的反应。

而且,究竟是真的引发了这般严重的后果,还是这群老臣言过其实,还不得而知。

毕竟这里面,还有好多是先太后的心腹。虽然表面上归顺了自己,但他们心里头到底是怎么想的,皇帝还没有完全的把握。

他,还不能相信。

秦相向来是站在皇帝这边的,自从太后去了之后,庄太后一心都在后宫之中,对朝堂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她也看不懂,索性就不插手。

这便导致了皇上专权独大,以前有太后在的时候,他还能够收敛点。

但是现在,却有些无法无天了。

这一次,连秦相都看不过去了。

”皇上,春闱代表着绝对的公平与公正。公布文章,也是为了彰显春闱的权威与不容置疑。贸然取消,的确不妥。”秦相微微俯首,弯下去的是腰,挺起来的却是身子。

他是百官之首,有些原则性的东西,誓死也要坚守!

看到连向来支持自己的丞相都如此表态,皇帝的心中更加不耐烦了。他觉得这些人实在是有些小题大做,他可是皇上,难道连更改这点小事的权力都没有吗?

不过他自己也知道,其实更多的,还是心虚。

但他是至高无上的帝王,哪怕是心虚,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表现出来——他就算是错,也要一错到底!

“皇上,既然那些学子想看文章,那就给他们看呗!他们一个个自视甚高得很,到时候看了,知道技不如人之后,自己就不闹了。”郭尚书实在是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好在这里争执的?

难道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关注南坞的战事吗?

考个试,有什么好在意的?

“不行!”其他人还没有发话,皇帝就亲自否决了这一项提议。

秦相目光复杂,眼里闪着郭尚书读不懂的意味。他摸了摸头,彻底不明白了,“皇上,这文章里面难道藏着金子,不能给人看吗?再这么闹下去,只怕是要出事!”

郭尚书最关注的,是这盛京城的安全。

这些学子们群情激愤,又一个个热血冲天,如果放任不管,让事态继续这么发展下去。

盛京城肯定会乱套!

“你说皇上这什么毛病?不就是些不值钱的文章,有必要捂着藏着吗?”郭尚书被驳回了提议之后,心头不爽,小声的跟旁边的武将嚼着舌头。

他压低了声音,但奈何此时金銮殿上实在是太过安静,除了他就没有人开口,所以坐在上面的皇帝听得是一清二楚!

秦相也听到了,可他却没有像以前那样出声阻止,反而也抬头向上看,好奇皇上的反应。

但令他失望的是,皇上宁愿装作没有听到,也不愿再提起此事……

众人讨论了半天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最后不欢而散。

与其说是没有结果,实则上是皇上否决了所有人关于公开文章的提议。他是铁了心要改掉这个规则,无论谁来说,都没有令他改变心意。

下了朝,众朝臣怀着心事往外走。郭尚书虽然不喜欢关注他们文人这些弯弯绕绕,但还是有些疑惑,怎么连往日里骄傲得不可一世的秦相,看起来都像一只斗败的公鸡?

“秦相,你今日怎么了?这可不像你啊!”郭尚书上下打量着他,老头儿瞧着面色红润,也不像是生病的样子。

“往日你怼我的话呢?拿出来说啊!怎么憋了半天,都没怎么开腔啊?”这实在是太反常了。

秦相没有与他斗嘴的心思,他此刻的心情,十分复杂。

更多的,还是低落。

原以为孺子可教,皇帝是正儿八经的天子传承,年轻人嘛,一时决策失误也是有的。只要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