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白鳞湖丰收(1 / 2)

原本,还打算和地煞宗夜袭陈家,抢夺铁木,但是看现在的情况,双方应该都不敢轻易离开自家势力,大概率是去不成了。

因此只能安安稳稳待着雾谷,加紧积累资源和实力,争取以更好的状态,面临接下来的混乱。

……

三天后,

周道成恢复了日常生活和修炼,在「灵兽园」以及负责灵禽和灵药的照顾,生活悠闲中待着忙碌。

刚喂完鸡歇下来,还不等擦一把汗,怀中的通讯石就响了起来。

卫寒山:“前辈,白鳞湖那里有一批资源送过来,可能需要前辈亲自清点一下!”

周道成挑了挑眉,也是立刻答应下来,起身离开了「灵兽园」。

如果是坊市的事情,自然是交给卫寒山负责就行,不过白鳞湖属于他的私人产业,类似于“天池仙居”,所以有必要亲自查看。

来到第二座山谷,老远就看到秦烈的身影,以及身边大量的灵谷、灵鱼等资源,堆起来如同小山。

简单询问一番,周道成对于这里的资源,也有了些清晰的了解。

这是近两年白鳞湖的收获,在老家主周昌义的管理下,很多产业都实现了大丰收,所以安排秦烈运送过来,进行售卖。

其中,灵米占据很大一部分,而且都是一阶中品的灵米,品质非常不错,差不多有8000公斤左右。

对于整个白鳞湖来说,8000公斤灵米其实不算多,应该是大爷爷周昌义留下了一部分,储存在白鳞湖水下洞府中,只是送了一小部分过来售卖。

另外,还有20套蚕丝内甲,50多条一阶上品的白鳞鲈鱼,100多只一阶上品的青须灵虾,1000多斤地灵肉菇,以及120多根一阶上品黄棘藤。

蚕丝内甲,这是赵云芝家族的独门产业,不过现在已经交给了周家,在白鳞湖小范围生产,数量并不算多。

不过,周道成也没打算着重发展,毕竟这种内甲品质较低,仅仅只有一阶中品,而且生产过程也非常繁琐,性价比不算很高。

白鳞鲈鱼是特产,不需要过多管理,每年都能产出一些,会留下一部分给族人食用,其余的则是送来雾谷。

青须灵虾也是一样的情况,起初只是在小池子里养,但现在已经彻底繁殖,就一同扔进了白鳞湖,如今产量也不小。

不过,绝大部分还只是一阶下品和中品,真正达到一阶上品的只有一小部分,差不多都送到了雾谷。

地灵肉菇是水下洞府的作物,一种生长在地底下,不需要阳光的菇类,没想到产量还不低,成为了周家非常重要的作物。

最后的黄棘藤,则是在后面山谷中种植的,在大量肥料的浇灌下,增长了两三年时间,也总算全部达到了一阶上品品质,如果全部炼制成阵法,价值应该不菲。

周道成看着这满满登登的收获,心情也非常不错。

白鳞湖的存在,能给雾谷提供大量基础资源,特别灵谷和地灵肉菇,能够作为主食售卖。

毕竟,大多数生活在雾谷的修士,都无法自已耕种灵田,所以灵米是一种较为奢侈的食物,只有一小部分修士能够购买食用。

其他修士,大多都是猎杀一阶妖兽为食,虽然味道也算不错,但时间长了难免寡淡,而且品质也比不上专门种植的灵米。

不仅是普通修士,就连周道成手下的修士,大多数时候也是这样。

所以这批灵米,周道成最后并没有放入坊市售卖,而是在私下里进行分配。

首先,手底下所有守卫队和狩猎队的成员,全都能够购买一批灵米和地灵肉菇,而且价格低于市场价,相当于友情赠送给他们。

对于自已手下的修士,周道成非常大方,毕竟平时给自已干活,算是最为亲近一批修士。

剩余的灵米和地灵肉菇,周道成会直接售卖给小丹阁、王家、灵蛇宗、周家、以及袁重和唐蓉两人。

小丹阁和王家人数较多,所以是消费的大头,加起来一共购买了上千斤灵米。

不过,他们并不是支付灵石,而是用丹药和符箓交换,双方也是各取所需。

周家自然是不用购买,对于自已的家族,周道成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提供灵米,日子这不是一般的舒服。

至于袁重夫妇,如今也彻底在雾谷安定下来,并且名义上建立了家族。

听说,唐蓉似乎已经怀孕,袁家的第一个孩子即将出生,周道成对于这个雾谷土生土长的家族,还是有特意照顾。

至于白鳞鲈鱼和青须灵虾,周道成并没有私下售卖,而是送往了「天池仙居」。

如今的「天池仙居」,一楼依旧是纯粹的酒馆,但是二楼是则是包间,所以会提供不少膳食,周道成找了几个厨子,专门制做灵膳。

而白鳞鲈鱼和青须灵虾,就是这里招牌菜,受到极大的欢迎。

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