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端午(这章赶的,很多无用知识,不想看可不订)(1 / 3)

两双球鞋,回力的。

一双蓝的,一双白的,样子和后世的帆布鞋差不多。

这玩意流行了几十年,样子竟然没太大变化,复古风嘛。

当然价格和逼格不可同日而言。

现在回力的价格,根据鞋码大小、颜色分**块到十几块一双不等。

鞋码越大越贵,颜色白色的最贵。

一双白球鞋可是这时代年轻男男女女的“潮流”追求和梦想,是非常让人羡慕拉风的。

可价格让大部分的人望而却步。

在勉强温饱的年代,要拿一般工人三分之一月工资买一双鞋,有多少人舍得?

回力品牌的起源,还要追溯至7年,沪上塘山路的一家名为“义昌橡皮制物厂”的小工厂,生产“八吉牌”套鞋。。

之后更名为“正泰信计橡胶厂”。

到了3年,正泰信计橡胶厂正式注册中文“回力”和英文“warrior”(勇士)品牌。

“回力”是英文的音译,商标是壮男弯弓射日图案。

至于其最具代表性的“f钩”红白鞋,还得等79年时问世。

徐得庸笑了笑,两双鞋鞋码都是按自己的来的,想送给媳妇也不成。

不过媳妇有钱,想要就自己买了。

不过这球鞋穿起来,应该还没有奶奶纳的千层底布鞋舒服。

先扔在盲盒空间里吧,反正自己一时半会儿穿不穿都无所谓。

之后徐得庸将院里的花花草草浇水理整一番,屋内的小理儿就开始“嘤嘤嘤”。

他连忙扔下东西,进屋伺候小祖宗。

昨晚睡得早,徐慧真也被吵醒,听到外间徐得庸一边给小理儿换褯子,一边絮絮叨叨的和小理儿说话,嘴角不由露出微笑。

是种踏实依靠的感觉。

这时候像徐得庸这样照顾孩子的男人可不多,她很庆幸能遇到。

心念所至,生生万千欢喜!

徐慧真又眯了一会,便起床“窸窸窣窣”的穿上衣服出去洗漱。

只见父女两人又坐在鱼缸的旁边,一个扒在鱼缸边“咿咿呀呀”,一个像是能听懂似的随意回应着,“交流”的有来有往。

徐得庸见她出来笑着道:“今天醒来的挺早啊,怎么不多睡一会?”

徐慧真心情不错,杏眼流转,俏皮中透着一抹风情道:“你要是不折腾我,我天天都可以起的这么早。”

徐得庸闻言笑眯眯道:“那要不以后我们改到早上。”

“唾。”徐慧真唾了他一口道:“我可不是着意思。”

说着,摇曳着腰肢去水池边刷牙。

徐得庸看着她的背影,发现经过这些日子,自己日日夜夜的努力,徐慧真腰肢瘦了,整个人的身形更加好看。

嗯,难道是因为自己总是扶的原因?

早饭过后,徐得庸去维修小院,马飞这小子还得调教,中午在四合院奶奶家吃的饭,将从外面揪的蒲、艾给她。

徐南氏还嘱咐他道:“过两天就是端午,你别忘了在门上插个艾草。”

徐得庸嬉皮笑脸的道:“封建迷信。”

徐南氏闻言嫌弃的瞪了他一眼道:“老祖宗成百上千年都这么过来的,以前有钱的人家都还在大门正上方贴“神符殊判儿”和“张天师五毒图”呢!等端午节中午,用鸡血点钟馗的眼睛,叫什么“殊砂判”,可以驱邪镇宅保平安。”

徐得庸笑嘻嘻道:“那不是也没有什么用,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徐南氏道:“信则有,不信则无,做点总没有错。”

徐得庸只得无奈点点头道:“得,我回去就没门上插。”

午后回家,徐得庸先在门上插上艾草,听人劝吃饱饭嘛。

之后一边看娃,一边又开始编芦苇帘子,因为他发现自己板车还缺一个简易可拆卸的搭棚,这样天热再带娘俩时候装上就晒不着。

……

转眼,两天过去。

端午至,“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

端午,“中正”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

古人以龙为图腾,当时观测天象,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端午也由此成为拜祭龙的节日,这也是端午赛龙舟的最早由来之一。

所以端午节又被称为,“天中节”“龙舟节”等。

道教每岁有五腊,即天腊、地腊、道德腊、民岁腊、王侯腊,五月初五日为“地腊”,所以端午节又有祭地腊一说。

早上吃的自然是粽子。

是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的“二米粽子”。

当然南方则多为咸口儿,有板栗粽、肉粽等,其实除了纪念屈原,还有纪念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等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