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163 刘备病逝(1 / 2)

第169章163.刘备病逝

刘备如今生怕因为自己的理所当然,再度断送掉大汉起起落落、好不容易打回来的大好局面。

诸葛亮细细地品味了一下刘备话中之意,也算是对刘备的良苦用心感同身受了。

“之后朕会让一些大将回到川中,同时将大部分东征军撤回川中,保证蜀中士卒、将官充沛。安国、兴国他们经历了此次东征,已经颇有成长。即使不能独当一面,作为先锋大将也是绰绰有余了。

日后孔明你若是有出兵安排,亦可重用二位贤侄以及我大汉的青年才俊,比如伯恭、德信、伯岐他们。子龙、翼德也已经年过半百了,日后恐怕难以频繁上战场了,大抵是只能坐镇后方了。”

刘备说着叹了口气,似乎是感慨岁月如刀。

当然,要是冯习听到了肯定是嗤之以鼻的。估计就算是老刘也绝对想不到赵云六十多岁了还能连杀韩德父子四人,生擒一个,给韩家消了一户口本。

当然,任用年轻将领这事儿本来也无可厚非,总不能一直让这些老头子上吧?就连冯习自己也是赞成让这些年轻将领们先在未来的低强度战斗中好好历练历练。

“陛下明鉴。亮之后会安排我大汉的年轻一代们多多历练的。”

诸葛亮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

“对了,孔明朕听闻你对幼常颇为看重”

“陛下明察。我观幼常饱读兵书,且我亲自与其论兵,幼常许多看法见地都深合兵法,若是日后培养一二,可为我大汉一栋梁之才。”

说到马谡,诸葛亮更是赞叹不已。马谡与杨仪一样,经常侍候诸葛亮左右。

而诸葛亮也经常考校马谡,马谡的表现也让诸葛连赞叹不已。

马谡对于兵法经常说的头头是道,很多想法甚至都能给诸葛亮不少启发,因此诸葛亮觉得马谡只是缺乏一个表现的机会,一旦有这个机会,就是一飞冲天。

“孔明,朕觉马谡此人有些言过其实,而且没有可靠实绩为证,恐难当大任。即使要用,也需要好好磨练其心性一番。”

刘备沉默了一下,泼了诸葛亮一盆凉水。虽然马谡对于兵法能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刘备每次看到马谡脑海中都会不自觉地闪过两个字,“赵括”。

不能说赵括有罪,毕竟他初上战场面对的就是武安君白起,要是赵括能打过估计他也能另一种方式名留青史了。

刘备觉得像这种读过书,心高气傲的青年才俊还需要实际打磨打磨,也不需要多,亲自随军打几场战斗,剿剿匪或者打一些不关键的小仗,历练一二,褪去浮躁外壳后也并非不能用。

但是一上来就委以重任,十有**会出事。

“谨遵陛下旨意”

孔明也不会为此和刘备吵,默默地同意了刘备的说法,但是内心还是觉得刘备可能不够了解马谡的才能才会有这种看法。

“待我去后,可让阿斗为帝。然阿斗年幼,不辨是非,恐被奸人蛊惑,也得劳烦孔明辅佐一二。”

这时候的季汉和原时间线情况不一样,荆州都打回来了,百战东征军几乎完好无损,甚至打得东吴再无可战之兵,所以刘备自然不会说什么“公可自取之”之类的话,只是交代孔明让他尽心辅佐,让刘禅多亲贤臣、远小人就行了。

刘备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话,诸葛亮基本都是沉默地听着,不时应和两句,或者针对某些问题做两句询问。

“唉就这些吧,我大汉形势实际如何,还得靠孔明你们去因地制宜,也不是我能再预料到的”

刘备最后长叹了一口气,仿佛耗尽了所有的力气,整个人已经完全瘫在了床上。

“臣知晓了,也请陛下多多保重龙体。”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副样子,知道刘备适才那口气已经耗尽,索性走到门边让张飞以及内侍、御医们进来继续照顾刘备。

天上的乌云已经黑的宛如实质性的墨水一般,不安地搅动在了一起。狂风无情的怒嚎着,似乎在宣泄着什么。

“咳咳”

刘备经历了适才与重臣们的交流之后情况急转直下,急得几位从成都赶来的御医们手忙脚乱,但是情况依然不见好转。

“王医师,情况到底如何了?!”

张飞同样急得满头大汗,但是他只是个军人,不是医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旁边焦急地乱转。

“三三将军,陛下这是油尽灯枯之兆啊,我等我等实在束手无策啊”

张飞询问的王御医同样汗流浃背,毕竟这种事情弄不好就要背上救治不利的黑锅,所以王医师也拿出了毕生所学。

然而医师怎么可能抢得过阎王,他们的救治不说卓有成效也可以说是毫无作用,所以王御医只能硬着头皮告知张飞现状。

“怎么可能!你这庸医,莫非是不愿意好好替我兄长治病!还不快尽心尽力!”

果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