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无甚大事(1 / 2)

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河套战场的消息,桓熙也不例外。

别看他在人前表现得很从容淡定,仿佛成竹在胸,实际上,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迟迟没有等来好消息,桓熙内心为此焦虑不安。

诚然,他很信任谢艾的军事才能,可是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做不到料事如神。

南北朝的白袍将军陈庆之够厉害吧,还不是让东魏将领尧雄追着打。

陈庆之两次进攻东魏,都被尧雄击败,更是丢了南梁的江北重镇白苟堆。

谢艾固然出众,但苻坚也不是个草包,况且谢艾麾下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也就只有那一万人的百保鲜卑,而苻坚除了五万仆从军以外,还带走了五万虞国精锐。

假使谢艾真的败给了苻坚,其实桓熙也不会感觉到意外。

真要是对河套战场胜券在握,桓熙必定是要将河西鲜卑一并征调前来河东,而不是让赵俱征发三万河西鲜卑前往陇关待命,一旦谢艾战败,则立即驰援高平川。

如今桓熙只征发关中三万州郡兵,以及一万关陇突骑,并没有过分削减关西的防卫力量,足以表明他的真实想法。

这样的日子对于桓熙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当然,关中也不是没有好消息传来,至少慕容英便顺利为桓熙诞下一女,母女平安。

虽说慕容英这已经是第三胎了,可在没有剖腹产的古代,女人生育也是在闯鬼门关,娄昭君在生第四子高淯时,就险些难产毙命。

慕容英诞下一个女儿,实际上桓熙是高兴的,慕容英不同于他后院的其余侧室,这个女人曾是代国的王后,如今又是代国名义上的王太后。

桓熙也担心她索要得更多,譬如正室的地位。

谢道韫为桓熙生下了两个嫡子,一直以来,替桓熙将未央宫里的大小事宜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桓熙即使一年半载不回家,也不必担心家中之事。

这样一位贤妻,桓熙当然不可能将她废黜,更别提阿满表现出来的聪慧,也让桓熙大为满意,除非阿满此后泯然众人,否则桓熙绝不会轻易变更继承人。

毕竟无论哪個朝代,储君的更迭都会伴随着内部的倾轧,造成政权的不稳。

桓熙原本还计划,一旦慕容英生下的是儿子,往后就不能再偏宠她,得让她明白自己的地位,也是要让谢道韫、阿满母子安心。

不过,在慕容英只是诞下女儿后,这些疑虑也随之烟消云散。

好消息不仅是这一件,郗超从襄阳送来喜讯,乐氏诞下一女。

郗超按照桓熙的吩咐,已经找到了几名预产期与乐氏临近的孕妇,准备一旦乐氏为桓温添丁,就抱去女婴替换。

毕竟桓温已经率军北上,襄阳城里,郗超有司马兴男的支持,可谓一手遮天。

但乐氏的肚子争气,生下的就是一个女婴,让郗超白忙活一场,而乐氏也不必遭受骨肉分离之苦。

毕竟桓熙完全能够容下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他只是放心不下那些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的人。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如今好消息接踵而至,桓熙很担心老天爷突然给自己来个大的噩耗。

深夜,正当桓熙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时候,权翼带着一名自长安而来的使者,匆匆赶了过来。

“梁公,权中书带着长安来使,正在帐外求见。”

帅帐外,谢玄大声通禀道。

桓熙闻声,顿时睡意全消,如果不是紧急情况,权翼不可能前来打搅自己休息。

他立即冲着门外喊道:

“阿羯,让子良(权翼)速速进门。”

话音刚落,帅帐的门帘被掀开,率先进门的正是桓熙的小舅子谢玄与心腹大臣权翼,跟在二人后头的则是周楚之子,周幼娘之兄周琼。

桓熙见到周琼,朗声笑道:

“我道是哪位使者,原来是阿琼在替先生奔走。”

周琼先是向桓熙恭敬行礼,而后道:

“琼之祖父、父亲,都在为楚公、梁公效力,琼虽不才,亦愿为桓氏赴汤蹈火,受梁公驱使。

“梁公有所不知,不久前,琼已受王令君的征辟,任职于幕府。”

桓熙早就授予了王猛开府之权,许他自行征辟幕僚。

周琼年满十六,是在今年年初进入的王猛幕府。

如果是别人征辟了周琼,桓熙肯定会心生猜忌,毕竟周琼的家世背景不同于常人,他是益州刺史周抚的嫡长孙,阿满的未来妻子周幼娘还是他的亲妹妹。

但既然征辟之人是王猛,桓熙也只当是周琼的才能获得了王猛的青睐,他对王猛可以说是绝对的信任。当然,王猛也对得起他的这份信任。

桓熙此时急于知道究竟关中发生了何事,他不再寒暄,而是问道:

“莫非是银川有了消息?”

周琼还未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