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鏖战河东(七)(1 / 2)

计谋,在通常情况下,很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关键不在于自己,而是需要对手犯蠢。

譬如赤壁之战的曹操,淝水之战的苻坚,沙苑之战的高欢,这些人都是自认为胜券在握,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从而给到了周瑜、谢玄、宇文泰等人机会。

这时候的虞国正处在困境之中,而苻坚也不是原时空中,在以百万大军南征东晋时,膨胀到以为能够投鞭断流的前秦皇帝。

如今的苻坚,尚有一颗聪明的头脑,也能听得进将佐们的劝谏,即使自己没有发现桓熙的诡计,也会有人为他查漏补缺。

故而,桓熙此番北上,就没想过取巧,而是要以堂堂之阵,与苻坚一决雌雄。

得知梁军正向闻喜县进发,担忧的不仅是苻坚,就连他麾下的虞军将士,也全都忧心忡忡。

实在是这些年来,虞国在与梁国的战斗中,就没占到过便宜。

苻雄、苻健、苻坚、李威,都曾在与梁军的战斗中败下阵来,屡战屡败,都快给人打出心理阴影了。

至于盟友,燕军刚刚经历了换将,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无疑加重了虞军的悲观情绪。

尤其是在清楚这一战的梁军主帅是桓熙,而谢艾也在随征将领之列,更让苻坚麾下的将士为此感到沮丧。

相较而言,梁军则士气高昂,双方的精神面貌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当桓熙来到闻喜县境内,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吕婆楼再度找到了苻坚。

“陛下,如今军中士气萎靡不振,倘若放任不管,恐于战不利!”

吕婆楼提醒道。

苻坚如何不清楚其中道理,可是提振士气,又谈何容易。

“广平(吕婆楼字)可有办法?”

苻坚不耻下问。

吕婆楼当然是有些想法才来找的苻坚。

“臣正有一言,斗胆进于君前。”

苻坚闻言大喜,赶忙催促道:

“爱卿但说无妨。”

吕婆楼深吸一口气,说道:

“恳请陛下当众许诺,破敌之后,准许将士私掠,凡陷城池,三日无需封刀!”

如果不能取得小胜,提振士气的法子本来就不多,要么在战前拿出真金白银,激励将士死战,要么就是放纵将士,允许他们烧杀劫掠。

苻坚拿不出真金白银,虞国现在的财政状况很差,就连这一战,也是在勉力支撑。

因此,吕婆楼希望苻坚能够向将士们做出许诺,不管怎么样,先打赢这一仗再说。

然而,如果是别的君主,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说不定已经半推半就的答应了。

偏偏他是苻坚,虽然出身氐族,却比汉人更像汉人,是一位被儒家经典洗脑后的仁义之君。

让他出面许诺,放任将士们抢掠屠城,属实是痴心妄想。

苻坚厉色道:

“住口!此举不仁不义!朕宁死不为!”

说罢,便将吕婆楼逐出皇帐,不肯再听他多讲一句。

因为苻坚自己也害怕他真的被吕婆楼说动,违背了自己一直信奉的准则。

当初他坐视苟太后与李威逼死苻法,是因为苻法确实威胁到了他的地位,有苟太后出面,无需苻坚去背负这个恶名。

但现在是苻坚在御驾亲征,没人能够越过他,去向三军将士许诺,必须得是苻坚自己出面。

而苻坚一心要当儒家所定义的明君圣主,怎么可能答应吕婆楼的请求。

吕婆楼被赶出了皇帐,不禁仰天长叹。

如果国家强大,有苻坚这种有原则的君主,自然是一件好事,但现在是以弱抗强,自当无所不用其极,哪能执着于仁义,这不是在自缚手脚么。

当然,吕婆楼也清楚,正是因为苻生太不讲规矩,动辄杀人全家,让文臣武将都有了心理阴影,所以才会一致的拥护苻坚。

吕光在营帐内等着消息,当吕婆楼进门,看到父亲沮丧的模样,吕光已经知道了答案。

帐内没有外人,吕光丧气道:

“天王妇人之仁,如何能成大事!”

吕婆楼见状,赶忙伸手堵住了吕光的嘴,低声斥道:

“休要胡言乱语,为我们家招来横祸!”

吕光点点头,吕婆楼于是松手,又出帐察看,确定正在帐外值守的都是自家心腹,这才放下心来。

待吕婆楼重新回到营帐,吕光上前压低了声音道:

“父亲,孩儿以为,应该早作打算,否则才是真正的给我们吕家招来祸患。”

苻氏的这艘巨轮尚未沉没,但明眼人都知道,虞国坚持不了多久了,不然的话,王渊也不会心甘情愿的为桓熙在晋阳当奸细。

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