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县试考试(1 / 2)

陈云右接过自己的卷子,根据自己考试时分配到的号牌走到了自己的考棚。

这里的考棚就是用木板建起来的简易板房,每人一间完全杜绝了想要剽窃的视线。

陈云右的运气还算不错,他考棚中的桌椅还算不错。

一般考棚中的桌椅都是由礼房提供,有的年份报考的学子多,而县衙的桌椅又不够的话,考棚中便会出现一些质量堪忧的桌椅。

他走至桌前坐下,随后从考篮中拿出笔墨纸砚。

待摆放好用具,他并没有急着答题,而是先往砚台中倒了些水,随后一边研墨,一边仔细的将试题看了一遍!

县试第一场为正场,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场。

一般从四书五经中择一章,或是一段,要求默写,然后深入解析或是论述观点,最后是写一首五言六韵的律诗。

待墨汁研磨开,陈云右已经将题目看了一遍。

简单的默写于他而言早已经烂熟于心,只见他笔触顺畅,便是在解析、阐述观点时,也不见毫无凝滞之感,可见他已经将这些知识掌握度。

待陈云右默完了考题,又解答了考题的出处及释意。

接下来便是从各个层面对考题的分析,再到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引经据典,结合典故做为总结。

整篇论述洋洋洒洒上千字始终保持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待他在草稿上写完,竟是一处涂改也无,可谓一气呵成。

见此时的时间还早,肚子还不是很饿,他便又将草稿上的答案全都誊抄在试卷上。

直到作答完,一上午的时间已经过去。

察觉到腹中饥饿,他这才开始吃午食。

陈云右囫囵的将食物吃完,便开始继续答题。

这最后还有一首以“春”为题的五言六韵律诗。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陈云右明显迟疑了一下。

他其实在要考试前便压过以“春”为题的律诗。

甚至还做了三首!

待他抬笔欲写时顿了顿,沉吟片刻后,还是从三首中挑了一首中规中矩的律诗写了上去。

他不想因着他的缘故,再给喜乐招来祸事,在没有足够多的筹码前,他要学会掩盖自己的锋芒!

待他答完试题,整个考棚还静悄悄的,显然此时并没有人交卷。

陈云右耐着性子等着,待到一半人起身交卷,他这才也跟着交卷。

这些交了卷的学子此时还不能走,要一直等到有四十五人交卷后,县令大人才可放人离开!

陈云右看了一眼大堂中的刻漏,便微微叹了一口气,看这情形恐怕还需再等上会!

也不知喜乐这会子在做什么?

打了一个喷嚏的宋喜乐这会子正悠闲的与县令夫人喝茶聊天。

原本在陈云右进入考场后,陈家两兄弟便要带宋喜乐回去。

宋喜乐自是不肯回去的,她今日与云右来县城,除了送他参加县试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便是为她顺利的拿出南瓜种子寻找借口!

豆种什么的可以说是稀松寻常,她可以寻一个理由将爹娘给诓骗过去,可这南云县不曾出现过的种子她要从何获得?

这便不是她胡诌几句,便能搪塞过去的。

即便她能哄得了她的爹娘,可待到这南瓜、山药长成,说不得还会有大人物前来探访。

她这凭空出现的种子,来历不明,无从查证不说,于她自身而言,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她便将目光放到了县城中,正好趁着云右这时候在参加县试,她想去城中的杂货铺、大的粮铺看看,有没有外地送来稀奇种子!

最好是掌柜的也不曾见过的,如此她可偷梁换柱一番,这种子的来源便有了合理的解释。

遂陈家两兄弟开口要送宋喜乐回去的时候。

宋喜乐却道自己还有事要办,让两人先行回去。

两人聚是应承过陈云右的要将人给带回去,现在人不愿意回去,他们也只得跟着了!

只是他们两人到底是外人,不好直接跟着她,于是,两人提议,让宋喜乐将陈云业也叫上。

宋喜乐一想,自己买种子的事情,最好能多些人作见证,她略想了想便点了头,应承了下来!

三人走至茶寮的时候,天边已经泛起了白。

此时为了生计奔波的小贩,已经挑着小食开始走街串巷的沿街叫卖。

街道两旁的小食摊子也已经支了起来,摊主的揽客声更是不绝于耳!

许是今日是县试开考的日子,街道上的行人也要比往常多上许多!

在小食摊子上买吃食的人还真不少。

陈云业见到几人过来,忙起身道:“这是要回去了吗?我这就去牵驴车!”

“二哥,我想要去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