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新任江夏太守刘祥(1 / 2)

刘表与荆州刺史王叡以及南郡太守刘洪,商议好出兵事宜之后,众人自是各自安歇。

次日一早,刘表与荆州刺史王叡便拜别南郡太守刘洪,领军乘战船前往江夏平叛。

到得五月初,顺江而下的刘表及荆州刺史王叡大军,便已抵达汉江口不远的沙羡县城。

此时的刘磐、黄忠、文聘三路人马,已然抵达此地,并早已修建好营垒。

见得自家主公刘表及荆州刺史王叡到来,刘磐、黄忠、文聘几人,自是领一众将校齐齐拜道。

“末将刘磐、黄忠、文聘拜见主公,拜见王使君!”

刘表刚扶起三人,却又见他们身后的两人朝着自己躬身行礼,而那两人可不是江夏竟陵刘氏的二叔,以及江夏安陆黄氏的黄祖么。

黄祖朝自己行礼,刘表倒也承受得起,但江夏竟陵刘氏的二叔,好歹也是刘表的长辈,是故刘表赶忙上前将之扶起。

“二叔快快起身,您可莫要折煞晚辈了!”

扶起这位江夏竟陵刘氏的二叔,刘表也自是给荆州刺史王叡介绍二人。

“王使君,此乃江夏竟陵刘氏,其兄便是太常刘焉,此乃江夏安陆黄氏黄祖,其族兄便是将作大匠黄琬。”

此前商议荆襄商贸大事之时,荆州刺史王叡也曾与二人有过数面之缘。

只不过二人都是刘表的关系,是故荆州刺史王叡也不好与二人过多接触。

此番经刘表介绍,荆州刺史王叡这才知晓二人的身份,他们二人竟然是太常刘焉与将作大匠黄琬的亲眷,难怪此前荆襄商贸之事时,刘表非要拉二人入伙了。

同时荆州刺史王叡的心中也是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没有跟刘表争平叛大军主帅之位。

要不然得罪刘表及宗亲一系不说,后续若是刘表、南郡太守刘洪、江夏竟陵刘氏、以及江夏安陆黄氏,给自己扯扯后腿,还真有可能吃个哑巴亏,打个大败仗呢。

且不说荆州刺史王叡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表细看军营布置之后,却是发觉南阳东部尉邓济,及其帐下一千五百郡国兵尚未抵达此地。

正当刘表准备询问缘由之时,骑都尉刘磐却是躬身拜道。

“主公,江夏北面与汝南接壤的鄳县、轪县、西阳三地新叛,为防再生祸端,属下令东部尉邓济及其帐下兵卒驻守三地,以防万一。”

“此事未曾禀报主公,还请主公责罚!”

刘表闻言,这才知晓邓济所部的去处,不过对于主动请罪的刘磐,刘表却是笑着将其扶起。

“鹏举考虑得甚是妥当,何罪之有,且快快起身,本太守还盼着你能多建功业呢!”

安抚刘磐一番之后,刘表自是领众人去往中军大帐议事。

就在刘表等人筹划平叛事宜之时,京师洛阳却是又起波澜。

傍晚时分,一名约莫五旬出头的中年文士,从汝南袁氏的府邸离开。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即便家主袁隗退居幕后,不再担任朝堂三公九卿之职,但汝南袁氏的能量依旧不可小觑。

是故依旧有络绎不绝的人,想要走汝南袁氏的门路求取官职。

但今日这名五旬出头的中年文士,却格外引人注目,只因汝南袁氏家主袁隗,竟然亲自送此人出府。

出得府门之后,那名五旬出头的中年文士,拱手向袁隗拜道。

“袁公不必相送,若此事能成,刘某定不负袁公之望!”

汝南袁氏袁隗闻言,也自是笑着送此人离去。

待那名五旬出头的中年文士回到馆驿之时,一名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学子,却是手捧数本书册,一脸欣喜的朝他拜道。

“父亲大人,刘公大才,真的可能便是那天命之人呢!”

“你看孩儿这几日在洛阳太学,抄录的刘公所着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汉语拼音》。”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浅显易懂,乃是上好的启蒙读物,而这《汉语拼音》就更是大兴儒学的圣物啊。”

与青年学子一脸的兴奋不同,五旬出头的中年文士,听得这句“刘公”,再听得那句“天命之人”,不仅眉头紧锁,心中更有说不尽的厌烦。

“我儿且记得这天底下没有什么天命之人,他刘表也绝对不是什么天命之人。”

“大家都是汉室宗亲,凭什么好处都让他刘表一个人占尽了。”

“况且以我儿的才学,未来也定然不逊色于他的。”

听得父亲之言,原本兴奋不已的青年学子,也只得无奈应诺。

只是汉室宗亲定然姓刘,姓刘的可不一定就是汉室宗亲呀,自己祖上何时变成了汉室宗亲?

至于说出此话的五旬中年文士,他的心中可有着说不尽的苦恼乃至嫉妒呢。

凭什么好处都让他刘表一个人占尽了,凭什么邱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