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高桥(1 / 2)

几人相互看了看,出去挣了钱,家里收成也不错,有人不想出去了,有的是家里舍不得出去吃苦。

“东家,我还是要去的。家里不愁吃喝了,就想趁着身子骨还行,再跑上个几年,总得攒够给两个儿子娶媳妇的钱,还有闺女的嫁妆。自己苦哈哈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有了挣钱的机会,我不想放弃,想自己后半辈子过得像个人样,想孩子们不那么苦。呵呵,除非东家不要我。”

翁晓晓赞赏地看看大傻,当初因为欠债被压弯了脊梁的汉子,如今总算扬眉吐气了。

“只要商队还在,只要你们愿意,只要身体撑得住,你们都可以继续干。”

翁晓晓环视一周,见没人再表态,才说道:“刘大管事,商队还缺不缺车把式?若是差人,先看看庄上有没有想去的?总要优先照顾自己人。”

开头都抢着去,如今能吃饱穿暖,多数人就不想冒险了。

“也没什么差不差的,过来的那些护卫都能兼任车把式。有人想过去,我们就顺便带几车丝绸,没人去的话,货品就走水运,一个样。东家想关照乡民,我就去问问看,想挣钱,能挣钱,苦点算什么。”

他反正是要去的,给这么高工钱的差事在扬州可找不到。

有人态度坚决,自然就有人犹豫。

翁晓晓慰问完了,“行,几位先回去吧,辛苦了,去不去的都别有负担。”

等众人离开后,翁晓晓才跟刘宏升深入交谈了许久。

商队存在的管理问题,两年跑下来,刘宏升自然有不少切身体会和建议。

翁晓晓边听边记录,好些是她在屋里坐着所想不到的。

“刘大管事说的这些很有价值,好好干,不会亏待你的。”

刘宏升笑着拱手道谢。商队的盈利情况,作为账房最清楚,关键还得是东家大方,始终没亏待过他。

“货源你不用费心,我会安排好。有人想去便好好选拔,没人去也不打紧,不必劝说。”

这年头想找人手真不是难事,当初翁晓晓愿意从庄子上选人,主要是诸事还没弄顺,身边没有可靠的班底,现在是没有这个顾虑了。

“是。”

“好好陪陪家人吧,货准备好了再定出发的日子。”

“孩子们都进了学,我闺女对东家崇拜着呢。”刘宏升满面笑意,说起来很是自得。

“不分男女,肯上进都是好的。”

“只要她愿意学,我就支持。”

闺女若能识文断字成了女账房,还愁嫁不了好人家吗?他娘就吃了不识字这个亏。

“嗯,你回吧,请令堂过来下。”

“是。”

家里的事情,一回来就什么都知道了。

东家能给弟弟机会已是厚恩,但听爹说弟弟更喜欢也更适合种田,这强求不来。哪能什么好事都是他家的?如今这般光景该知足了。

......

作坊的大事情,小海都会单独汇报给翁晓晓,老二刘宏祥不适合在作坊做管事,她早就知道,离开也是他们先提出来的。

小海对作坊的人员也熟悉了,向翁晓晓建议了小管事高桥。

说这女子精明能干,说话也爽快利落,为人处事极公道,她管理的工序从没出过差错。

翁晓晓没时间过来,便让凤姑亲自考察了一番。凤姑对高桥印象也不错,便把人交给了刘大娘带着。

今天作坊开工,她一会儿要过去的,但在过去之前,还是想听听刘大娘对高桥的评价。

管事这位置很重要,自然要慎之又慎。

刘大娘听到东家召唤,扔下手里的活计,风风火火地就来了。

看着工作热情依然高涨的刘大娘,翁晓晓心里就开始琢磨着给她安排个别的岗位。

“刘大娘,请你过来,是想听听高桥的表现。”

她对高桥并无敌意,因为没有高桥也会有张三李四,这位子她守不住,不如大方让贤。

有了作坊,才有了那么多的岗位,既富了东家,也让他们得了实惠。她不会做有损作坊的事情。

“这小媳妇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也看不出深浅,可这一段时日接触下来才知道,人家说话办事很有一套,处理不服管的也能拉下脸面,接替我没问题。他们章家祖坟冒青烟了,娶来个这么好的媳妇。”

有这个中肯的评价,翁晓晓心里多少有底了。

“刘大娘胸襟宽广,愿意带新人,我得谢谢您。刘伯那边有没有什么可以交给您管理的?或者您有没有什么想做的?您就这么回家带孙子,可是我的损失呢!”

谁也不愿服老,听到东家挽留她,还想用她,刘大娘笑了。

老人的笑容温暖而亲切,仿佛春日暖阳洒落大地。她眼角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细纹,却让人更觉得和蔼可亲。

翁晓晓都被暖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