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收获(1 / 2)

刘宏升也笑了,这一年已经跑了三次货,次次赚了个盆满钵满,可谓是满载而归。伸手从最上面的账本里抽出一封信,“德宝掌柜给您的。”

翁晓晓笑着接过,放进了杨朔那个包袱里,“平安,把账本放进我书房。春霞,这包袱放进我屋里。夏雨,安排上饭。”

三人各自领命,各行其是。

翁晓晓要特意款待刘宏升,自然在正堂摆了一桌,凤姑、裴钧二人作陪,觥筹交错,自是一番热闹。

......

宴席散后,翁晓晓就先回屋看起了杨朔的来信。

即便跟凤姑说话也很少提及杨朔,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怕想的睡不着觉,怕想的吃不下饭,怕相思成疾无药医。

可相思早就渗进了骨肉里,轻轻触碰便再无法遏制。

“主子,洗澡水都要凉了,您先去洗洗吧。”

虽然家里进了两个小丫头,但也只是让她们做些杂事,翁晓晓的屋里是不许她们靠近的。

小心谨慎终无大错。

“我这就去,春霞你去睡吧,明日再让人收拾便是。”翁晓晓头也没抬,目光始终停留在那几页信纸上。

“哎,干净衣服已经给您放进去了。”知道主子收到将军来信正在兴头上,春霞也不再多劝,悄悄带上门出去了。

翁晓晓起身,闩上房门,才去了屏风后的沐浴间。

原房主是个极其会享受的人,也极其讲究,翁晓晓之所以喜欢这套房子,正房的浴室占了很大的比重。

沐浴间有个小门,方便下人抬水进出,通风透气还不会让卧房潮湿。

翁晓晓检查过小门,才回来脱衣服泡进了水里。

舒舒服服地躺好,闭上眼睛慢慢回想杨朔信中所说。

杨朔已经上奏请命,想尽快去接应祖父。在圣旨下达前,他还必须窝在漠北,但也没闲着,把要带走的兵力已经部署在了交界处,大军随时可以开拔。

但是他说他很害怕,怕来不及......

怕来不及做什么,翁晓晓心知肚明。

书中细节容易调整修正,比如她这个小角色的命运,但大趋势谁也无能为力。

想到杨朔的难处,翁晓晓便揪心地痛。身为大将,可以保护一方百姓,却救不了他想护着的人,那种心情太煎熬了。

此时杨朔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着圣旨来调兵遣将,而原书中,杨朔连准备都没有,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这种事情有没有准备,实在说不上哪种情形更好。

百炼成钢,心上千锤百炼的苦,实在非常人能忍受。

但,各人的苦却也只能自己受着。

直到感觉身上冷了,翁晓晓才从水里出来。

……

“刘管事带回了商队的分红,在扬州置办产业差不了。你留意下合适的庄子跟店铺。”

裴钧看了眼小东家,这气魄还真是不同凡响,这种年景能盈利不说,赚到了钱也从不挥霍,只想着扩大经营,实在是他们这些手下人的福星。

毕竟,多做事他们才有钱拿。

“是,东家。”裴钧拿出自己带来的包袱,“东家,这是托我那位朋友从吕宋带来的,不知道能不能用?”

翁晓晓闻言凑了过来,只见包袱中有五六个一拃多长的玉米锤,上面的玉米粒稀稀疏疏,颗粒也不大,但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玉米。

伸手拿出来左看看右看看,实在喜出望外。

玉米可是正儿八经的高产粮食,比起红薯又实用多了。玉米面完全可以替代白面,久吃也不存在什么副作用,不像红薯吃多了容易腹胀、打嗝。

“就这几个?还有吗?”翁晓晓双眼放光,期待着好消息。

裴钧摇摇头,“没了,他说这东西管控严格,只是偶尔遇见,想起咱们要寻新奇作物,冒了大风险才弄来一些,但路上烂了一部分,只有这几个干透的保存了下来。”

能存下几个已经是幸运了,“替我谢谢他,该给多少就给多少钱。”

“这人狮子大开口,要一百两。”裴钧战战兢兢地说道,生怕翁晓晓嫌贵不要了,朋友那边不好交代。

翁晓晓点点头,确实贵的离谱,但是对她来说,种子的价值无可估量。等种出来扩大了规模,完全可以拉上欧阳家把种业做大做强。

并不是白白给人分利,因为单靠她自己是做不到的,需要打点的地方太多了。欧阳家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给他便是,如果还有别的作物,我照收不误。”

“是、是。”裴钧也不多问,忙应了下来。

得了玉米种子,翁晓晓很高兴,只是现在不是种植的季节,只能交给小空妥善地保存了起来。

……

平安、春霞的亲事定在了十月十六,由凤姑、张大娘两个操持,办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