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明八年初(1 / 3)

春风如约而至,一定会吹遍每一个角落

明己依旧躺在吊床上,小青给韩清整理着衣襟。说着鼓励的话。明己出声说道

“韩教授,不要有心理负担!”

“谢谢少爷”

“不用谢!轻松点。反正你会落榜。习惯就好了。你还年轻。还能考个几十年呢,”

“少爷!相公一定会高中的!”

小青出声维护。因为韩清今日便要入京参加春闱了。

“小青,你去年应该也是这么说的吧?”

小青无奈,斗嘴她说不过明己。去年她还真是说过。前年也说过。转过头,不理会明己了。对着韩清说道

“相公,你别听少爷的。少爷就是嘴碎。你一定会高中的。”

“嗯,青莲。我走了”

韩清深情的对着小青告别。侧过头对着明己说道

“少爷。我走了”

“嗯,等一下。把这封信带给我家老头。你在京就住汤府吧。住我房间,沾沾少爷的才气。”

“少爷,这……”

“这什么?沾沾少爷才气说不定就能高中呢!快走吧。去晚了,就只能在城门口过夜了。”

“谢谢少爷”

韩清道谢后,转身就往外走。

“韩清。”

明己叫了一声,韩清回过头有些发愣。少爷已经很久没叫他名字了。他有些不适应。

“加油!”

“谢谢少爷!”

明己挥了挥手,韩清转身出了侯府。门口已经给他备了快马。上马奔京城去了

会试也称春闱,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闱。全国的考生都得赶到京师考试。

远一点的学子,甚至得提前几个月出发。要去适应京城水土。万一水土不服就不好了。花销也是蛮大的。

京城无亲友的,只能居住客栈。不论什么年代。首都的消费都是高水平的。古代学子也真是不易。沿途还伴随着风险。

科举对寒门学子,百姓之子更是不易。科举并不公平。却也是相对公平。在这个时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做到相对公平就已经不错了

韩清算是幸运的。遇到明己,让他也积攒了不少银钱。若是没有明己。只怕举人就是他最好的终点了吧

小青做工,一月也才几文钱。绵薄的收入想培养一个进士太难了。大明可没有助学基金。

明初的书籍价格也不便宜。中期价格才跌落下来。科举书籍还是挺贵的。元明时期,句读倒是有了。不过没有先生教导,自学成才的几率和彩票差不多。

会试考四书五经,诗词,策论,文章等。普通百姓之子,没有信息来源。想写一篇出众的治国理政策论。着实有些难。天才总归是少数。

春闱在农历二月九开考,三场考试,历时九天。关在贡院狭小的单间里。

明己想着这些,也有些佩服他们。读书人历春夏秋冬一身傲骨。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读死书,还能治理一方的原因吧。能做贡员进士的,都是心志坚毅之辈。治理一地也不会太难。社会单一。远没有后世繁杂。

可惜八股文一出。这傲骨没了。

“小青,你想去吗?”

“少爷。我……”

小青倒是想去给韩清加油助威的,只是女子出行多为不便。

“去吧!虎哥,你找辆马车!”

“少爷~,小青还得给你做饭呢”

“少爷就是开酒楼的。还能把自己饿死?”

“谢谢少爷!谢谢少爷!”

“先别急着哭,算你旷工。工资还是要扣的”

明己很尊重韩清的理想。小青陪着他,也能让他静静心。

送走了夫妻俩,明己又开启了养老模式。

“少爷,韩清能高中吗?”

“不知道!我又没考过。”

“少爷肯定能中状元!”

“虎哥,没看出来,你挺有眼光啊!就这眼力,你有状元之姿啊”

明己和虎子互相吹捧了一句。明己心里思量,四书五经记不住,作诗可以做文抄公。文章不说安天下,安心总行吧。策论还不是随便忽悠?

嗯,有进士之才!明己表扬了一下自己。又继续躺平了。静待倭岛之行。

闲云野鹤侯府宽, 与世无争图自安。明己的生活淡然洒脱。与世无争不是不求上进。是极致理性的范畴。

明己不是属于这个世界。勉强能做到超然物外。大明就没这么闲了。

老朱经过八年的努力,已经巩固了统治地位。民生经济得到了发展。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

明己这只蝴蝶,翅膀已经煽动了。洪武八年初,老朱发行大明宝钞。在这,因为明己提出明元。解释了货币含义。

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