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离别(二)(1 / 4)

夜幕拉开。明月高悬。

厨房的打闹声也渐渐平息了。明己从回忆中抽身而退。

“大明的月亮可真亮啊。就是没啥用”

明己嘀咕了一句。脸上再次挂上了微笑。走进了饭厅。

饭桌上已经很丰盛了。看得的出大家给韩清饯行,的确用心了。

明己又添了几盏烛光。大厅变得更加明亮,散发着烛光特有的温暖。

不一会儿,小青和小桃便进来了。汤圆应该还在帮忙。没过多久,几人推搡着也进来了。

大家围坐一起,在烛光的衬托下。颇为温馨。很像是一家人。

明己倒了一杯酒,对着韩清说道

“恭喜韩教授金榜题名又升官。双喜临门。祝你前程似锦。仕途璀璨。”

“谢谢少爷”

收到明己的祝福,韩清也是真的高兴,少爷今天总算正常了。平日里不是怼他就是讲歪理。

“韩清哥哥,汤圆也祝你平步青云哟”

“谢谢小姐”

“韩教授,虎子嘴笨。祝你早日当大官吧。平日里都是开玩笑的。你莫要生气”

“是啊,教授。我们都是开玩笑的。你莫要放在心上。祝你一路顺风。前程似锦。我们会想你的”

……

离别在即,平日里就算矛盾再深,离别之时也是浅的。更何况大家不是真的矛盾。

韩清也知道虎子等人和明己一样,有口无心。算是特殊的交流方式了吧。这也将是韩清最珍贵的回忆。

“谢谢大家。韩清……”

大家轮番祝福,韩清眼含热泪。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被明己从大街上捡了回来。转眼间,已有六个春秋。

侯府独特的氛围,六年的朝夕相处。让他这个满腹经纶的读书人,临别前凑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套词,虚词在真情面前无法出口。

心里矛盾重重,他是真心不想离开侯府。不想离开大家。另一边是自己的理想。十年寒窗只为今朝。也不能放弃。

感性与理性冲撞。难受的就是韩清了。明己见此情景,出声说道

“好了。小高的别长大不是说了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山东还有朋友等着你去认识呢!”

“少年,是别董大”

韩清出声提醒,对诗词他还是很严谨的,算是他的专业。他的认真也是明己平日里的乐趣。

“抬杠是不是?算了!你知道就好,知道意思吧?不用我释义吧?”

离别宴上,明己也没了和韩清斗嘴的兴致。虎子习惯性的捧哏了

“少爷,虎子不懂。你给虎子讲讲呗”

“虎哥,小高有个朋友叫莫愁。他的意思就是,莫愁啊。你前面没有朋友了。天下没人认识你!

说明人缘不好。出去交不到朋友!就像韩清一样。除了我们,他就找不到朋友了。”

“哦,韩清前路无知己?韩清啊。你要不就别去了呗?”

韩清一阵无语,虎子搭话,他就预料到结果了。耐着性子给虎子又解释了一遍。也沾染了不少诗词豪气。冲散了郁结。

明己笑了笑不再言语。心里却是想着韩清入官场是好是坏呢!老朱的饭碗可不好端啊。

官场水深,人心浮动。韩清像一个刚出社会的学生。意气风发。现在还能保持初心。经过社会的毒打就好说了。

老朱也是最痛恨贪官的。贪污六十两,不问缘由立斩。洪武年间的百姓也算是活出了封建时代的尊严。

大明在老朱手里实现了,由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到与百姓共天下的转换。老朱可能是残暴的。也许是独夫。

不过他对百姓是真心不错,对官员可就不怎么友好了。治天下主张明刑弼教。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德主刑辅,在老朱这里可不管用。对公侯勋贵,县令小吏都是重拳出击。谁要是想用八议优待来减免刑罚。老朱就敢诛他九族

史上李善长想给勋贵争取一些资产和优待。老朱不同意,老李大骂老朱是独夫。问老朱如此逼迫士族,不怕造反什么的。

老朱可是端着破碗打下的江山,有着极高的手腕与威信。登基后更是身兼庶政,没有个人爱好,每日每夜都在处理朝政或处理朝政的路上。敢和他叫板的还真没几个。

历代皇帝,明己觉得老朱是最像政哥的人。只是格局不如政哥。可能出身经历有关吧,小农思想还是有些影响的。

和老朱相处一段时间。明己觉得老朱清洗开国元勋不止是为玩火小子铺路。怕是也与他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有关吧。

主少国疑,玩火小子可镇不住这些人。他走了,这些人还不得恢复大明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局面。

否则以老朱的智慧,怎么可能不给玩火小子留几个护道人。人算不如天算。老朱也打死想不到,朝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