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以民为本的国家政体(3 / 4)

得多。至少皇室依旧能够延续下去,你说对吧。”

“额”

赵祯一时语塞,最后苦笑道:“是啊,能延续皇室,自然是最好。”

这就触及到皇室根本利益问题。

以前这些皇帝想的是,朕要家天下,皇权永远传承下去。

但很显然,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你代代出明君,代代出猛男。

可这现实吗?

不现实。

那就得去考虑现实一点的事情。

那就是以后如果出现了昏君,导致国家濒临灭亡,要如何延续皇室,不至于出现路易十六的事情。

所以君主立宪是趋势,也是赵家能够唯一存续下去的办法,就像后世带嘤和本子一样。

“我还是很欣慰的,老哥是明事理,也是能够看清楚未来趋势和大方向的人。”

赵骏欣慰道:“其实换谁坐在皇位这个位置上,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人失去皇权,但我们应该清楚,如果不失去皇权,那就会失去脑袋,历史已经证明,一旦出现历史变革,皇帝会很快成为牺牲者。”

他说道:“当然了,现在肯定是不会,那是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情。因而当下我们要做的,就是依旧维持君主专制,并且在君主专制的体系下,维护百姓群众的利益。”

这就是这次会议赵骏要强调的事情。

他当然也希望走向新时代。

但这是不现实的。

如今虽然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宋蓬勃发展。

然而资产阶级并没有立即取代贵族,成为一个新兴的强大势力。

或者说现在他们还处于发展阶段,实力并不是很强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宋不采取措施,估计得几十年后才有可能取代贵族强盛起来。

而资本就意味着压榨和剥削,然后百姓水深火热,矛头直指皇室。

所以如果不采取任何策略,那么正常情况下,可能至少得一两百年后,大宋才可能出现变革,皇室被推翻,资本成立议会取代政府。

可赵骏怎么可能让资本成为国家的主人?

到时候那才是噩梦。

那该怎么做呢?

直接摒弃君主专制?

显然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因为从秦始皇一统开始,君主专制的秩序和体系已经运转了一千多年之久。

揭竿而起的百姓会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但他们起义成功了,自己做王侯将相,绝对不会搞什么共和制。

所以在君主专制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想要推翻帝制,那简直不是步子迈大扯到蛋,而是直接人给裂开了。

即便清末那种环境下都有各种保皇派和复辟党,在宋朝这样政局相对稳定,皇权十分稳固的朝代推翻帝制,最多也就是幻想一下而已。

哪怕是赵祯想革自己的命,也得问问天下官员答不答应。

因此事情只能一步步来。

先君主专制,再二元君主立宪,最后君主立宪,一步步限制君王的权力,过渡到如带嘤、本子那样的现代化君主国家制度。

但有一点是决不能少的,那就是民本思想。

资本当然可以出现。

可决不能各种垄断,脱实向虚,利用工业品、金融等手段收割财富。

而是要成为辅佐国家的帮手。

简单来说,资本只能成为维持国家发展的手段,而不能成为国家的主体,国家的主体永远都是黎民百姓。

否则就像后世霉帝和棒子国一样,被资本操纵,连国家都要沦为资本的爪牙。

“嗯,大孙之言,甚得朕心。”

听到赵骏的话,赵祯也点点头赞同道:“朕是十分认同民本思想的,仁至爱民,才是国家的本分。”

“既然如此,那就建立一个以团结农民和工人为主的国家政体。”

赵骏最后说道:“我建议,大宋的简称是大宋帝国,而全称应该是中华公民宋帝国。”

“这个中华代表了华夏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公民代表了全体人民,宋帝国则代表了帝制,既公民和帝王为国家的主体。”

说着他轻轻敲击了旁边的茶几道:“这同时也是奠定了国家的基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只要大宋按照我制定的方向走下去,那么不说活个千年王朝,有个八百年应该是问题不大。”

八百年吗?

赵祯目光火热。

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还是那句话,皇权担忧的永远都是失去皇权,从高高在上的帝王,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所以古代皇权一直是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皇权延续下去,正如秦始皇设想的那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