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扬州,温州(1 / 5)

春闱结束,扬州开始。

韩清走出了贡院。小青便迎了上去。她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

“相公,是不是累了?……快回去好好休息。夫人今日特意吩咐。给你做了鲫鱼汤。”

见韩清出了考场有些魂不守舍。小青以为韩清是没发挥好。心里有些难受,但也直言询问。而是主动安慰起韩清,转移了话题。

“青莲……”

韩清叫了一声小青的名字,却是没说什么。他不是没发挥好。只是有些不自信。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太大了。

这几日的身体疲倦,他此刻倒是没有感觉。对自己的不自信让他提不起精神。更担心明己的破嘴。

小青拉起了韩清的手,紧紧的握住了。像是能给他什么力量一样。

“相公!没关系的。一定是考题太偏了。不然凭着相公才学。一定会高中的。相公,咱们回镇江吧。奴家会一直支持你的,少爷说了失败是成功他妈!相公不要气馁。……”

韩清看着小青宽慰自己,心里流淌着一股暖流。心安了。感受着手上传来的力量。

也握住了小青的手,心也定了。他还有小青!心慌的时候,能有握的住东西,就证明了,自己还有依靠。

这一刻,小青让韩清有了保护欲!此刻他觉得自己应该成为她的依靠。而不是依赖她。

轻手发力,将小青揽入了怀里。紧紧的抱住了她。也顾不得读书人的礼义廉耻,清规戒律,有伤风化什么的。

“青儿,谢谢你!让你担心了!这次我一定能高中!”

“真的啊?那你……”

小青也有些激动。从韩清的怀里挣脱出来!有些兴奋的问道。她有些不明白既然考的不错,干嘛装出这副样子。

韩清落榜两次。没少受侯府众人奚落。虎子与王五都说起相声了。当然明己的鞭策更是少不了。

韩清只是迂腐,不是傻。知道大家心思,可自尊心受不了啊。读书也更用功了。

四书五经的注解,印在了他脑海里。诗词文章,对他这个腹中酸文能腌酸菜的人来说,更不是问题。

明己提议老朱给科举加些实用的。老朱也是安排了。这次的策论题,便是围绕土地展开的。韩清在镇江府衙帮忙,弥补了他政治短板。这次的考题算是把饭喂他嘴里了。

这次他还真有可能高中。世事无绝对!落榜后的侯府生活,才是韩清心不安的主要原因。紧张和担忧反而只占小部分。

小青的反应,韩清无法作答。自己担心落榜被少爷嘲笑的话说不出口。再次抱住了小青。小青给了他信心。

周围的目光让小青有些脸红。紧紧的贴在了韩清的胸膛。这种感觉很美好,她不想因为害羞就放弃了。

韩清此刻也觉得明己说对。活着的乐趣,在于无拘无束,顺其自然。束缚人本性,让人束手束脚,扼杀人性如笼中之鸟的恶礼,不应该坚守。真情需要流露,不应该戴上枷锁……

贡院门外,有不少掩面哭泣的。也有放声大笑的。如韩清这般,出了考场就抱美人的还真没有。汇聚的目光越来越多了。

韩清慢慢平静后,传统观念再一次占领高地。脸红了,拉着小青奔汤府而去。

会试四月才会放榜,之后便是殿试。考生都会留在京城等候。倒是让青楼,酒楼的业绩提高不少。也是京城文风最盛的时段。才子配佳人,诗词自然少不了。

银缸斜背解鸣珰,小语偷声贺玉郎。

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染桂枝香。

韩清自然是没这个机会了。带着小青去了汤府。汤和父子上班不常在家。王氏待他们也是极好的。

因为他是明己的朋友,王氏不会在意他们身份。父母心都是如此。对子女的朋友很照顾。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被人照顾,或是让他们相处更愉快。

韩清在汤府无事可做。镇江却是忙碌了起来。

侯府会议结束之后。沈旺便去了扬州,考察建厂选址。招收工人,预发工资。汤显德也带着银子去扬州招工了。大明包工头承包的第一个工地便是沈旺的工厂。

工厂地址还没选好,沈旺就已经把资金给了汤显德。而且还是全额付款。让汤显德直呼过瘾。赚钱太容易!

大明只有一个沈家!也只有一个沈旺。大明钢材和砖厂也只有一家。旺仔如此豪爽。日后汤老二也不好意思欠材料款吧

对旺仔来说,这钱不过是让汤老二过过手瘾。回头还得送回来。钢材红砖卖出去了,工厂也建好了。自己还省心。

汤显德明显高兴太早了,他既是开发商又是承建商。赚钱怕是得等上许久!至少也得扬州发展起来。房子才能卖出去不是。

不过问题不大,有明己支持。资金就不会缺。明己端着出海的金饭碗。砸钱也能把扬州砸出来!汇报自然也就来了。

工厂开始运作的时候,才是商铺入住